欢迎来到邢台爱凡杰小学官方网站!
招生办联系电话 +86 0319-3976558
您现在的位置:教育教研 > 科研成果 >
浅谈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朗读水平
来源:未知     日期:2020-10-15     阅读(0)

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大多数课文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,但让学生有感情朗读绝非易事,也不是语文老师本身的朗读水平所能决定的。我本人是个喜欢朗读的人,自然特别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。可是我们班级的整体朗读水平却一直没有太大提高。于是我虚心求教,多方访求,并将所得应用于教学实践。也积累了一些经验,那么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可以使用呢?我大体总结了这么几点,和大家共同分享。
 
第一、营造恰当的氛围。
 
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思想,不同的氛围可以唤起同学们不同的情感,在欢乐的情境里,人会产生愉悦的情感;在悲伤的情境里,人会产生悲伤的情感。我们很多时候被一些文艺作品感动,是因为作品营造的氛围让我们身临其境,我们的内心情感共同跟随所导致。因此,营造恰当的氛围是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根本保证。
 
如:《小鹿的玫瑰花》第五自然段是要求背诵的优美段落,我是这样营造氛围引发学生情感的,先用语言描述渲染,配上悲哀的音乐。我们知道小鹿多么喜欢玫瑰花呀,他常常去锄草,浇水,累得腰酸背痛。为什么?不就是为了能看到美丽的玫瑰花吗?然而,就在玫瑰快要开花时,意外发生了......在老师创造的意境中,学生读出了忧伤的语气,而且读的抑扬顿挫,有模有样。  
 
第二、引导理解,品味朗诵。
 
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时,还可以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句,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,准确理解提示语的含义,就能准确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。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,使学生与作者心相通,情相融,加深对作者情感的体会,从而较准确地读出文中的思想感情。
 
如:《雷锋叔叔,你在哪里》第一节,我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这首歌颂雷锋叔叔的诗歌,怎样引导呢?我先让学生理解第一节的提示语,沿着长长的小溪,寻找雷锋的足迹。雷锋叔叔,你在哪里,你在哪里?你在哪里?你在哪里?这三个词语学生很容易理解,但注意他的语气。对雷锋叔叔的热爱,迫切想找到雷锋叔叔。为了更好地学习本课,我利用周六晚自习的时间,先让学生们看了电影《雷锋》。当同学们对雷锋的形象有了初步了解后,带着这种基础再来朗读,果真读的是声情并茂,感情充沛,效果很好。  
 
第三、充分利用好教师的范读。
 
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,教师的范读不可少。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也是授之学生的具体的渔。对学生同样可以起到启发、帮助和感染的作用。教师范读时的表情、语气、语调都能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。教师如果能经常给学生正确的、动之以情的范读,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熏陶,进入课文意境,感受语言的无穷魅力。范读也可以从几方面进行。首先,在学生初读前可范读,以帮助学生正音并初步感知课文;其次,接着,在分析重点词、句、段时可以范读,使学生深入感悟课文内涵;最后,在学生读的不理想时要范读,抓住不悱不发的时机。只有恰到好处地把握住范读的时机,才能引导学生走进课文,走近文本,和作者产生共鸣。教师的范读,是用自己的真情去感染学生,使学生从教师身上获得情感信息,以便更好的体会课文情感。我在教学《望庐山瀑布》时,理解了课文后我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,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的还是可以的,只是个别地方感情不到位,这时我适时的进行了范读。学生的模仿性极强,这时学生就能以听仿读,在模仿中掌握朗读方法,提高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。
 
总之,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,需要长期训练和培养。当孩子们能够准确的用自己的朗诵来和文本对话的时候,同学们的语文学习相对就会轻松和愉悦起来。

设疑引导 合作探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