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教师教学过程当中,“凡事用心才能更新”。想要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,应该在专业方面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用心,才能获得学生的肯定。也只有这样,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。在我们学校,有许多语文教师,在教学上有自己独有的好的教学经验。在教研组长张艳霞和赵建辉的组织下,本次参与教学经验分享的老师有段志静老师、焦艺涵老师、张艳芳老师、孟晓娟老师、宋志霞老师、王建平老师、张英宇老师。这几位老师为我们分享在教学中自己在某一领域的教学经验。
段志静老师从如何培养低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入手,分享了自己在课堂上一些有效的方法如:教师规范的朗读;阅读中引导学生对关键词的记忆和理解;阅读中加入适当的手势和动作;把阅读融入到生活中,提升感受。段老师以结果为导向,那结果一定说是真正领会课文。朗读过程,参与过程在低年级真的比结果更重要,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,才有能力可言,指导学生把书读好的过程更是段老师追求的目标。
焦艺涵老师分享了在教学生字时的一些有效的做法。一、规范学生的书写工具,一二年级学生用铅笔。二、开展丰富的训练活动,除了学校每日练字之外,她在让学生讲解试题时上黑板写生字词。三、教师以身作则,提起笔来就要一笔一画板书。班里学生的书写大大提升。
张艳芳老师在分享中提到,在课堂纪律管理中,作为语文老师,要有“心”。首先,细心地观察,随时观察学生的课堂动态,观察学生的思想波动,并且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,共建高效课堂。其次,爱心呵护,关爱学生。再次,耐心教导。耐心引导后进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。 第四,作为老师,要有决心。注意自己的语气,多运用一些顺耳又可以教育人的话,不要对学生气势汹汹,有理不在声高。第五,教师要有恒心,课堂中,老师的教育永远都比学生出现的问题多一次。那么课堂上学生的问题就会少一点。
孟晓娟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指导学生朗读时的一些好方法。一、循序渐进,练好基本功。首先严字当头,地球一个准字。其次“细”字陪伴,突出一个“异”字。再者“范”字相随,抓住一个“实”字。二、入情入景。追求朗读个性化。注重一个“悟”字。在指导学生朗读时,老师应该把每个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放在首位,摒弃对如何朗读的讲解指导。 三、赏识激励,树立朗读自信心。 评价以赏识激励为主尽可能的赏识激励,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,树立良好的。树立能读好的信念。
宋志霞老师分享了在课堂教学中评价语的无穷魅力。宋老师认为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,观察学生的表现,随时评价并认同学生的进步,关注每一位学生,关注学生的不同差异,尊重学生的差异,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。课堂评价语对学生的心理有着启发性作用。一、 鼓励评价,减轻学生心理压力。教师鼓励性的评价语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,让他们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地学习。二、表扬评价,提升学生心理自信。(三)矫正评价,消除学生畏难心理。其实课堂教学课堂评价就犹如这秋天的雨一样,是打开学生好学心理的一把钥匙。
王建平老师分享了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如何高效学习。如:让学生读通读顺文中内容;复习时用多种称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。语文课上,有针对性地讲解重难点让学生当堂消化;语文复习时给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,因材施教,是复习效果更大化。
张英宇老师分享了在教学中切实抓好教学的每一个基本环节。在课堂上张老师注意做好两方面:一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因为每篇文章都是在特定时代、特定情境下写成的。这些内容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,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。二、在课堂教学中,教师一定要注意少讲,多让学生去读。因此,张老师在教学中对于每篇课文就是抓住重点内容去讲,那些课讲可不讲的内容就大胆的舍去,这样节省下来的时间让学生去读课文,做练习,这样教师讲得轻松,学生也不会感觉太累,效果更好。
最后刘主任对本次的教研活动进行了点评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,对老师们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鼓励老师们备好课,上好课,实现高效课堂。
以上几位老师在朗读、书写、课堂纪律、阅读、课堂评价、关注课堂、改变课堂方面为我们进行了分享,为我们学校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助力,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是收获满满。相信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,都能够取人之长,补己之短,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,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。让我们共同享受教育的快乐与幸福。携起手来一定会创造奇迹!